治疗神经衰弱的常用中药介绍
文章来源: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:2017-10-18
中医认为,神经衰弱患者多是由于劳心过度,伤心耗血,从而导致体内气血不足,阴阳失调,出现失眠、心悸、头晕等神经衰弱症状。因此,中医在运用中药治疗神经衰弱时,注重补充气血、调理阴阳、养心安神。
本文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,希望患者在对药物有所了解的基础上,病情的更快。
1.柏子仁。柏子仁性平,味甘,能“养心气、润肾燥、安魂定魄、益智宁神”,具有养心安神、润肠通便之功效。因此,中医常用柏子仁来治疗神经衰弱证属心脾两虚型、心胆气虚型及心肾不交型的患者。柏子仁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时,一般每次10克~20克,水煎服,便溏及多痰者慎用。
2.刺五加。刺五加性温,味辛、微苦,具有益气健脾、补肾安神之功效。现代研究认为,刺五加能够改善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功能,因而对于神经衰弱引起的睡眠障碍具有很好的疗效,对缓解其他自觉症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,常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神经衰弱患者。剌五加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时,一般每次6克~15克,水煎服,也可泡酒或制成丸散及片剂使用。
3.枸杞子。枸杞子性平,味甘,具有养血补肝、滋阴补肾、益精明目之功效。枸杞子可适用于神经衰弱的各种类型,尤其对于肝肾阴虚型、心脾两虚型患者的头晕耳鸣、腰膝酸软、心悸失眠、遗精、健忘等症状疗效尤佳。枸杞子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时,一般每次10克~15克,水煎服。
4.酸枣仁。酸枣仁性平,味甘、酸,具有益肝敛汗、养心安神之功效。酸枣仁是治疗神经衰弱较常见的天然中药之一,对于心脾两虚型、心胆气虚型及心肾不交型患者的虚烦不眠、多梦易醒、心悸怔忡、体虚多汗症状疗效明显。酸枣仁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时,一般每次10克~20克,水煎服。
- 上一篇:上一篇:神经衰弱的治疗
- 下一篇:下一篇:忽视体育锻炼易患神经衰弱
-
王玉斌 / 心理咨询师
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,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,具...[详细]
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-
徐淑云 / 副主任医师
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,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,心理冶疗主冶医师...[详细]
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