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解决青春期社交恐惧症
文章来源: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:2017-11-03
青春期是对一个人成长较为关键的阶段,青春期的孩子还不能辨别善与恶,他们还经受不住社会的诱惑,受到点挫折就很容易选择逃避,这样的逃避会使孩子患上心理疾病,青春期社交恐惧症就是因为青少年没有及时调节心理问题引起的,下面介绍了一个青春期社交恐惧症的案例,通过这个案例可以了解青春期社交恐惧症的特征。
晓萌是一名高三的学生,性格内向。上高一时,由于不经意间多看了同一排的男生几次,引起了对方的反感,同班同学还经常取笑她想和那名男同学谈恋爱。晓萌为了避免同学们说闲话,就尽量让自己不再看那个男同学了。但到了高二,她发现自己几乎不敢看身边的任何一名男生。甚至有时面对女生,她也不敢抬头,心里很紧张。遇到陌生的人,这种情况会更严重,经常令她面红耳赤。晓萌认为世上较难打交道的是人,每次遇到必须轮流上台发言的时候,她宁愿装病逃学。
从晓萌的表现可以看出,她患了青春期社交恐惧症。这种症状多发于青少年期,男女都可能出现。青少年渴望友谊,希望广交朋友,但有的人一到具体交往,如找人交谈、或者别人与自己打交道时,就出现了恐惧反应。表现出不敢见人,神经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,这就是社交恐惧症。
患青春期社交恐惧症的人,面对不熟悉的人讲话、在众人注视下运动或与异性交往时,往往表现出的、持续存在的担忧或恐惧,担心自己将面临窘境或耻辱。且往往会泛化,严重者会拒绝与任何人交往。患者对所恐惧的环境一般采取回避行为,即使坚持下来也十分痛苦,经常会出现焦虑、多汗、面红耳赤等症状。因此,患社交恐惧症的人经常会把自己孤立起来,这给日常工作学习造成了困难和障碍。
中学时期,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急剧的变化,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心理问题并且没有解决好,就可能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升学、求职、就业、婚姻等一系列社会化进程。社交恐惧症是后天形成的,一种是由自己的亲身经验导致的,像晓萌就属于这一类型。还有一种社交恐怖是由间接经验导致的,如看到别人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、陷入窘境,或受到难堪的讥笑、拒绝,自己就会感到痛苦、羞耻、害怕。
与青春期社交恐惧症相关的因素十分复杂。性格内向是很多社交恐惧症的一个重要特征。内向的孩子在青春期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调整心理状态,许多人会更加惧怕与人交往,严重的会发展成社交恐惧症。另外,父母的过度保护或是不断指责,容易使孩子的自我评价降低,从而引发社交恐惧。
对晓萌目前的状况,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首先,晓萌要改变自己的认知。虽然,青春期的中学生都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关注,但是每个中学生都是自己舞台上的主角。因此,晓萌要认识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暂时的、偶然的,不会总有人关注你是不是多看了别人。在和别人交往时,不要过多考虑别人的评价。
其次,晓萌要努力改善自己的性格。害怕社交的人多半性格比较内向。因此,晓萌在平时应多参加体育、文艺等集体活动,尝试主动与同伴和陌生人交往,在交往的过程中,逐渐去掉羞怯、恐惧感,使自己成为一个开朗、乐观、豁达的人。
第三,晓萌要多学习社交技能。要在交往中使用适当的技能,以赢得别人更多的接纳。比如,学会倾听和倾诉,学会对别人的交往信号做出积极的反应,学会主动交往等等。
较后,学校和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为了尽快使晓萌克服目前的状况,在学校中,同学和老师要多对晓萌采取接纳的态度,多与晓萌交往。家长要为晓萌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,对她给予更多表扬和鼓励,让她多接触各种场合,并在这一过程中,培养她对别人产生更多的感和信任感。
如果这些措施对晓萌来说都没有什么效果,建议晓萌去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部门,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。通过各方面的努力,相信晓萌一定能够走出青春期社交恐惧症的阴影。
上面介绍的案例也是很多青少年常见的问题,社交恐惧症是人们害怕社交场合,喜欢远离人群,青春期社交恐惧症也有这样的特点,青少年社交恐惧症严重影响了青少年正常的社交活动,这样使他们生活在自己狭小的个人空间,远离了社会,时间久了,会使他们的心门紧闭,形成自闭症,这样其他的心理疾病也会乘虚而入。
- 上一篇:上一篇:抑郁症的前兆表现有哪些?
- 下一篇:下一篇:艾滋病恐惧症较常见的表现
-
王玉斌 / 心理咨询师
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,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,具...[详细]
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-
徐淑云 / 副主任医师
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,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,心理冶疗主冶医师...[详细]
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