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合并抑郁症,漏诊率高达40%以上,你关注了吗?
文章来源: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发布日期:2017-09-06
糖尿病怎么能和抑郁症扯上关系?
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是: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疾,而是一种在生理上、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满的状态。心理健康无疑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,同时也是事业成功、家庭幸福的关键所在。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,工作压力的增强,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,而这其中糖友占了相当的一部分。
心理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、发展、治疗以及预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。由于目前糖尿病的不可治疗导致糖友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,如果这些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疏导的话,就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。
生活中,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或听到这样的情况:某某人正处于事业的期却突然辞世;某某人正处于年少花季却撒手人寰。这些悲剧的发生大多与抑郁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往往容易被人忽视,一般人总以为糖友只是“情绪不好”,只有当其发展为严重抑郁,出现自残自杀倾向时,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。事实上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患病率很高。据国外文献报道,2型糖尿病糖友60%-75%伴有抑郁症状,其中10%-35%为重度抑郁。糖友患抑郁症的比例是一般人的3倍。报道,糖友中30%-40%会并发抑郁症,这无疑对糖友的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。
为什么糖友容易患抑郁症呢?
首先,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,目前尚无治疗的方法,糖友必须时刻注意饮食管理,经常监测血糖,长期服药,有些糖友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,这些都地降低了糖友的生活质量。有的糖友认为,使用胰岛素预示着病情严重,因此心理压力更大,悲观情绪更重。
其次,如果血糖控制不佳,糖友在5~10年内可能出现并发症,这时刻威胁着糖友,必然使人产生恐惧、悲观和焦虑的情绪。
再次,长期治疗产生大量的医疗费用,给糖友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,所以心理压力也会剧增。糖友发生抑郁时,皮质醇分泌亢进,大量的皮质醇会降低葡萄糖的利用,并拮抗胰岛素,使血糖升高,发生恶性循环。
研究表明,性别、年龄、病程、糖化血红蛋白、并发症情况与糖尿病抑郁发生率密切相关。女性情绪波动更大,患抑郁的危险比男性高。中年人承担着来自家庭、社会、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,其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。同样,糖尿病病程较长、并发症较多较严重的糖友精神压力及经济压力更大,抑郁的患病率更高。因此,为了更好地提高糖友的生活质量,对于女性、病程长、并发症多、血糖长期控制不良者,尤应注意排查抑郁等心理疾患并及时治疗。
你抑郁了吗?
由于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,医生对糖友的心理问题,尤其是抑郁症缺乏应有的关注,所以许多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糖友未能得到及时诊断,更得不到及时的治疗。文献报道,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漏诊率高达40%以上。
哪些迹象说明有抑郁的可能呢?
一般来说,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:
·躯体症状,如疲劳、疼痛、失眠、早醒
·心情低落或悲伤,失去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能力
·遇事优柔寡断
·有自我封闭倾向,不善结交朋友
·反复思索生存的有用性和无效性
归纳起来是三低:思维缓慢、情绪低落、行为减少;六无:无乐趣、无希望、无办法、无精力、无意义、无用处。
如有上述迹象,糖友自己可以采用通用的抑郁量表来判断。这种量表既简单又实用,一般在10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,不用任何仪器设备。
- 上一篇:上一篇:抑郁症常见的症状都有哪些
- 下一篇:下一篇:经常担心有坏事发生,是不是患了忧郁症?

阅读本文的患者还看了
-
王玉斌 / 心理咨询师
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,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,具...[详细]
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-
徐淑云 / 副主任医师
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,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,心理冶疗主冶医师...[详细]
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
